English Versio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博雅新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七医院李晖:干细胞为人类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2019.12.31
来源:博雅
阅读数:8083

“以干细胞治疗为核心的再生医学为一些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也将成为继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后的另一种非常有效的疾病治疗手段,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那么,干细胞,尤其是当前被广泛应用到临床研究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到底有哪些特性?将来哪些疾病患者有望受益?看完本期的《专家说干细胞》,你就知道啦。

点击可观看视频: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未分化细胞,是哺乳类动物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干细胞的研究开始于60年代,至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研究中,推动着人类健康的发展。

干细胞有很多种类,目前认为分化活性比较强的是胚胎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比,成人身体上的干细胞只能发育成20多种组织器官,而胚胎干细胞则能发育成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但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从胚胎中提取干细胞,胚胎就会死亡,因此伦理问题就成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最大问题之一。美国政府明确反对破坏新的胚胎以获取胚胎干细胞,美国众议院甚至提出全面禁止胚胎干细胞克隆研究的法案。

除了胚胎干细胞,目前研究比较火的是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目前,全球获批上市使用的干细胞治疗产品中,绝大多数属于间充质干细胞。并且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产品正在加速进入市场。

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的比较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人体的很多组织,比如骨髓、脂肪、肌肉以及一些内脏组织。还包括一些围产组织,比如脐带血、脐带以及胎盘,这些可以分离和制备间充质干细胞。

以往研究的比较多的是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但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又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数量会显著降低,增殖分化能力也会大幅度衰退,制备过程中质量不易控制,再有就是多次取材对患者有一定的损伤,且取材受限。这些因素造成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上的限制。

因此,研究人员寻找了其他的来源来替代骨髓。2006年我国科研人员在胎盘和脐带组织中分离出了间充质干细胞,这种间充质干细胞不仅保持了常规的生物学特性,而且还具备以下优点:

第一,   更原始,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

第二,   临床应用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

第三,   易分离,纯度高,无污染;

第四,   扩增时培养体系统一易质控;

第五,   较易在体外培养,能多次使用;

第六,   潜伏性的病毒、病原微生物传播及感染几率较低;

第七,   采集时对母体及新生儿不造成任何损伤;

第八,   便于保存及运输,临床应用不存在伦理问题。

胎盘和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逐渐成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较为理想的替代物,并且应用潜能也比较大。

间充质干细胞与疾病的治疗

目前间充质干细胞被应用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等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硬化,脑神经损伤、脊髓神经损伤、帕金森、老年痴呆、红斑狼疮以及硬皮病等。

此外,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卵巢早衰、修复子宫内膜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非常令人鼓舞的成果。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正在开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POF)/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临床研究,并于今年4月发布了招募信息。这个项目是在2017年国家卫健委备案并完成I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的II/III期临床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在宫腔黏连及子宫内膜损伤治疗方面也因研究进展良好而越来越受重视。在2019年01期的《生殖医学杂志》上,一篇综述对近年来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子宫内膜损伤与宫腔黏连的文章进行了分析,显示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宫腔黏连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宫腔黏连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8年底,戴建武、胡娅丽等研究者发表在Stem Cell Research&Therapy上的研究表明利用间充质干细胞对复发性宫腔粘连进行治疗的初步临床试验成功。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开始尝试使用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子宫修复,尤其胎盘、脐带等围产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愈加受到重视。

因此,我们认为,以干细胞治疗为核心的再生医学为一些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也将成为继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后的另一种非常有效的疾病治疗手段,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提供一个更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