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博雅新闻
博雅受邀出席2025北京围产医学学术年会,共探干细胞及外泌体治疗神经疾病新前沿
2025.08.28
来源:博雅
阅读数:4336

8月23日,由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主办的“2025北京围产医学学术年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此次年会汇聚了国内围产医学领域的众多权威专家、学者以及医师代表,共同围绕围产医学的前沿技术、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博雅生命旗下博雅干细胞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并携手北京宣武医院马高亭教授分享了围产组织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外泌体在神经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度解读其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进展,共促进围产医学发展。

在本次大会中,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朴梅花教授、秘书长王建东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杨慧霞教授等专家作大会发言。杨慧霞教授在大会总结发言中表示,作为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她高度肯定了围产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在妇产科与新生儿疾病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并特别呼吁产科与儿科同仁重视胎盘等围产组织的临床留存,为未来干细胞治疗的规模化应用储备宝贵的生物资源。

微信图片_2025-08-28_172224_248.png
微信图片_2025-08-28_172306_808.png
微信图片_2025-08-28_172309_873.png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这一类疾病的传统治疗面临早期诊断难、措施有限、康复资源不足等多重瓶颈。近年来,围产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探索当中。近三十年来,围产组织干细胞的相关研究文献呈指数级增长,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并在神经疾病治疗中展现出独特潜力。

研究发现,MSCs通过多机制协同发挥作用,例如分泌IL-10、TGF-β等抗炎因子抑制神经炎症,促进CD31+微血管生成、保护血脑屏障,并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凋亡,提升BDNF等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因此成为了神经系统疾病领域的新突破口。

与此同时,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物的外泌体,凭借其纳米级尺寸(30-150nm),以其独特优势,包括可透过血脑屏障、携带多种神经营养因子等,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时可以有效发挥多重作用。目前干细胞外泌体通过经鼻给药、静脉回输、局部注射等方式,被应用到了帕金森、难治性抑郁症、焦虑障碍和神经退行性痴呆、中风、神经痛等疾病的临床探索当中。

微信图片_2025-08-28_172312_793.png
微信图片_2025-08-28_172316_832.png
微信图片_2025-08-28_172319_566.png

会上,马高亭教授重点介绍了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缺血性卒中领域的最新临床进展。一项针对慢性缺血性卒中的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显示,患者在接受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12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较基线平均提高10.8分,且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能够有效保护皮质脊髓束结构完整性,促进神经网络功能重塑,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同时,马教授还分享了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研究进展。临床前研究显示,接受外泌体治疗的小鼠脑组织染色结果出现显著改善,证实外泌体对衰老细胞积累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这项研究使用的干细胞及外泌体由博雅干细胞提供。

马高亭教授在会中还强调,高品质、符合药品标准的细胞质量是临床转化成功的重要因素,并对博雅干细胞库提供的细胞质量给予了高度肯定。16年来,博雅始终坚持通过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这些宝贵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其价值。博雅完备的质量体系涵盖了从细胞采集、处理、检测到存储、复苏及后续应用的全方位管理。从人员配置、环境要求、设备配置、材料耗材、技术方案、细节控制、流程管理等方方面面,体系化地确保“药品级”细胞质量。

作为国内第一梯队的细胞科技品牌,博雅在围产组织细胞领域树立了高技术壁垒,拥有位居全国第一梯队的细胞库,旗下博雅干细胞在国内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市场中占据32%的份额,树立中游细胞存储市场“安全、资深、透明”的新标杆,同时与国内40多家三甲医院建立了临床合作关系,铺设了近20项细胞医疗技术、细胞药物研发管线,开拓“细胞+”、“外泌体+”创新疗法,致力于通过围产组织干细胞及其衍生外泌体推动围产医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