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您现在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博雅新闻
干细胞修复VS关节置换手术,哪个更有优势?盘点专家及文献观点
2025.10.17
来源:博雅
阅读数:2149

本文重点摘要

随着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干细胞有望延迟或防止以后需要进行的关节置换手术

根据国际媒体报道,国际上的专家认为,

(1)干细胞提供了一种微创的替代关节置换手术的方式,与大手术数月的恢复时间相比,干细胞疗法只需一到两周的恢复时间;

(2)近年来,在大多数临床中,患者经历了明显的疼痛缓解和活动能力改善,这些临床结果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类型;

(3)2025年,Journal of Functional Biomaterials杂志对目前使用关节腔内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系统分析:

结果表明,关节内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安全的,可以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与单次注射相比,多次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效果更好。

膝骨关节炎(KOA)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疼痛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任何治疗手段能够阻止关节软骨的进行性破坏,关节置换是终末治疗手段。

微信图片_2025-10-17_135252_025.jpg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在骨关节炎修复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干细胞有望成为关节置换手术的替代方案。

国外研究人员表示[1]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有望作为关节置换手术替代方案的潜力,尤其对于那些尚未达到需要进行关节置换程度的中早期患者。

与传统关节置换手术相比,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侵入性更小的替代方案正受到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干细胞修复VS关节置换手术

这两种方式主要区别在于对受损关节的处理方式。关节置换术是移除病变组织并植入人工部件,而干细胞疗法则是促进身体从内部自我修复。

国外研究者也从手术类型、恢复时间等维度对比了干细胞修复与关节置换手术[1]

敲重点:

(1)内部组织再生


干细胞具有根据环境转化为不同类型组织的能力。这个过程被称为分化,它允许身体重建而不是替换。


这种再生方法还能刺激生长因子和抗炎化合物的产生。这些天然物质可以减轻疼痛,同时促进愈合,创造一个环境,使受损组织比传统方法更有效地恢复。


(2)微创手术 vs 大型手术


关节置换手术需要大量的外科手术干预,包括切开肌肉、移除骨骼以及植入假体。


术后恢复需要大量的物理治疗,并伴有与大型手术相关的风险,例如感染、血栓和麻醉并发症。


相比之下,干细胞疗法通常只需在进行简单的注射。


该疗法的风险与其他注射疗法类似,包括注射部位肿胀和疼痛,感染或免疫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但避免了大型手术带来的并发症。


大多数患者在几天内即可恢复正常活动,而无需等待数月。


(3)恢复时间线比较


传统的关节置换手术需要3-6个月的恢复期,最初几周需要控制手术疼痛并逐渐恢复力量。患者通常需要协助进行日常活动,并且在康复过程中会受到活动限制。


干细胞疗法可使患者在数天至数周内恢复正常活动,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逐渐缓解症状。康复和改善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的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个人因素,例如整体健康状况和损伤严重程度。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骨关节炎的“理想种子细胞”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尤其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膝骨关节炎的修复当中,并表现出了优势和良好的临床效果。

微信图片_2025-10-17_135306_072.png

图片来自文献3

近期,一篇最新系统综述[2],对使用脐带/华通氏胶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试验进行了全面分析。

结果表明:关节内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安全的,可以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与单次注射相比,多次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效果更好。

与骨髓或脂肪等其他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相比,从新生儿脐带华通氏胶中提取的间充质干细胞,凭借其一系列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使其成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理想“种子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优势[2]

(1)脐带MSCs同时具有出生前和出生后MSCs的特性;

(2)获取不涉及伦理问题;

(3)增殖和分化的强大潜力;

(4)没有致瘤性的风险;

(5)核型的稳定性;

(6)强大的免疫调节活性;

(7)低免疫原性,不易引起排异反应,无需严格配型,可作为“现成药”使用,对于本身干细胞活性已衰退的患者而言,无疑是更优的选择。

临床实践: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帮助骨关节炎患者缓解疼痛并修复功能

在这篇综述中,研究人员通过系统检索相关数据库,查找有关使用关节腔内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试验文章,最终纳入6项研究,共纳入接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的97例KOA患者,涉及134个膝关节。

其中4项研究为非随机研究,而另外2项研究为随机研究。对于Kelling-Lawrence(KL)分类,所有6项研究均包括患有KOA KL I至IV级的患者,随访期为3至48个月[2]

微信图片_2025-10-17_135311_049.png

图片来自文献[2]

1.疼痛与症状显著缓解

在上述纳入的6项研究中,有多个临床参数用于监测功能改善,包括视觉模拟量表(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结局评分(KOOS)、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SF-36问卷和SF-12问卷。

在5项研究中,1项研究报告VAS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另一项研究中,重复注射组与单次注射组和对照组相比也观察到统计学显著结果。

至于WOMAC评分,3项研究报告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功能改善[2]


微信图片_2025-10-17_135314_143.png


图片来自文献[2]

(2)放射学结局评估显示出不同程度改善

在上述6项研究中,使用不同的放射学评估标准来衡量结局改善程度。使用关节腔内注射脐带华通氏胶MSCs治疗KOA后,其膝关节影像学均显示出一定程度的改善[2]

微信图片_2025-10-17_135317_032.png

图片来自文献[2]

小结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已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版)》指出:在骨关节炎阶梯化治疗的早期或轻度阶段,可采用软骨修复术(干细胞等)。随着方案的持续优化,间充质干细胞有望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真正实现从"症状控制"到"组织修复"的治疗模式转变。对于广大患者而言,这意味着在疾病早期就有更多有效的干预选择!

参考文献:

[1] https://www.usatoday.com/press-release/story/16491/regenerative-stem-cell-therapy-good-alternative-to-joint-replacement-surgery/

[2] Ishak-Samrin M, Naina-Mohamed I, Zulfarina MS, et al.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Chondral Injury with Umbilical Cord/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afety and Efficacy. J Funct Biomater. 2025;16(3):84. Published 2025 Mar 1. doi:10.3390/jfb16030084

[3] Lu JS, Song CY, Cheng WJ, Wang KY. Mechanisms and challenge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World J Stem Cells. 2025;17(4):102923. doi:10.4252/wjsc.v17.i4.10292